地质勘探野外作业防洪安全常识
发布时间:2016-07-01 点击量:1593 分享到:
雨季来临,各野外作业项目部,要把“防洪安全”放在首位,项目现场负责人、班组长要特别加强以下防洪重点工作。
一、防洪重点工作
1、项目部每日要安排专人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,项目负责人、班组长要肩负起防洪责任,在突遇洪水紧急情况下,头脑冷静,行动快速,撤离要果断,不可麻痹迟疑,保证项目部雨季野外作业安全。
2、暴雨洪水突发性强,陡涨陡落,野外作业要特别注意暴雨引起突发山洪、泥石流。
3、要特别注意野外作业区,预判可能在区域上游发生水库垮坝、堤防决口、高水位漫坝引发河水暴涨的突发现象。
4、驻地和野外作业,要特别注意防止雷电伤害。
二、防洪预防措施
1、注意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,强对流天气严禁野外作业。
2、野外作业小组受到洪水威胁,应按照预定路线,有组织地向山坡、高地等会水面侧向转移。
3、在驻地发生洪水,如果洪水来得太快,已经来不及转移时,要立即爬上屋顶、高屋、大树、高墙,做暂时避险,等待援救。不要轻易单身游水转移。在措手不及,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,要尽可能地利用树木、木排、门板、木床等,做水上转移。
4、野外作业突发洪水,无法判断河水的深浅,宽窄、流速过急,严格避免渡河,以防止被山洪冲走,此刻要特别注意防止山体滑坡、滚石、泥石流的伤害。
5、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、电线低垂或断折,要远离避险,不可触摸或接近,防止触电。
6、驻地区域要特别注意防止突发洪水,注意“滑坡识别”“泥石流沟的识别”。
7、野外工作区作业,作业前要首先观察地形条件,分析受流域暴雨、植被、坡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威胁,要预先设计防洪逃生路线。
8、野外作业在沟谷内活动时,一旦遭遇大雨、暴雨,要迅速转移到安全高地,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、停留。 留心周围环境,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、洪水咆哮等异常声音,发现泥石流袭来时,要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,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。
三、防雷电雷击伤害措施
1、野外驻地在雷雨天,要把收音机、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,尽量不要使用电话、电脑。
2、不要接触煤气管道、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。
3、雷雨天气时,要注意关好门窗,以防侧击雷和球状雷侵入。 雷电时,在室内受到雷击伤害的可能性较室外小得多,因此,雷雨时尽量不要外出。
4、在野外雷雨交加时,不要猛跑,如果感觉雷电就在附近,(双脚发麻、头发竖立)最好双脚并拢,双手抱膝,尽量降低身体重心,减少人体与地面接触面积,等待雷雨过去再走。
5、野外作业遭遇突发雷雨,可找干燥岩洞避雨。千万不能站到潮湿岩壁或大树下躲雨,不要靠近孤立的构筑物、电线杆、烟囱等高耸的物体。
6、突遇雷雨,手里的铁锹、地质锤、塔尺、RTK测杆或金属把柄的伞等不能高举,最好放在地下,严禁使用对讲机。
7、遇到高压线遭雷击落地时,要保持高度警觉,当心地面“跨步电压”的电击。逃离时的正确方法是:双脚并拢,跳着离开危险地带。
8、多人一起在野外作业时,应相互拉开几米距离,不要挤在一起,关闭手机、关闭各种仪器开关。
9、野外作业雷雨突发,正走在大路上、田野中无处避雨时,要注意做到:身体的位置越低越好;人体与地面距离越近越好;离铁路钢轨、高压电线越远越好。最好的应急措施是迅速蹲下。
四、名词解释
1、什么是强对流天气
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、雷雨大风、龙卷风、冰雹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,可分为龙卷风、冰雹、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种类。强对流天气来临时,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、风大雨急等特点。
2、滑坡的识别
地形地貌依据:当斜坡上发育有圈椅状、马蹄状地形或多级不正常的台坎,其形状与周围斜坡明显不协调;斜坡上部存在洼地,下部坡脚较两侧更多地伸入河床;两条沟谷的源头在斜坡上部转向并汇合;上述地貌现象说明,这些地段可能曾经发生过滑坡。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,裂缝在近期有加长、加宽现象;坡体上出现了开裂、倾斜;坡脚有泥土挤出、垮塌频繁;上述地貌现象可能是滑坡正在形成。
3、泥石流沟的识别
物源识别:泥石流的形成,必须有一定量的松散土、石参与。所以,沟谷两侧山体破碎、疏散物质数量较多,沟谷两边滑坡、垮塌现象明显,植被不发育,水土流失、坡面侵蚀作用强烈的沟谷,易发生泥石流。
一、防洪重点工作
1、项目部每日要安排专人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,项目负责人、班组长要肩负起防洪责任,在突遇洪水紧急情况下,头脑冷静,行动快速,撤离要果断,不可麻痹迟疑,保证项目部雨季野外作业安全。
2、暴雨洪水突发性强,陡涨陡落,野外作业要特别注意暴雨引起突发山洪、泥石流。
3、要特别注意野外作业区,预判可能在区域上游发生水库垮坝、堤防决口、高水位漫坝引发河水暴涨的突发现象。
4、驻地和野外作业,要特别注意防止雷电伤害。
二、防洪预防措施
1、注意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,强对流天气严禁野外作业。
2、野外作业小组受到洪水威胁,应按照预定路线,有组织地向山坡、高地等会水面侧向转移。
3、在驻地发生洪水,如果洪水来得太快,已经来不及转移时,要立即爬上屋顶、高屋、大树、高墙,做暂时避险,等待援救。不要轻易单身游水转移。在措手不及,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,要尽可能地利用树木、木排、门板、木床等,做水上转移。
4、野外作业突发洪水,无法判断河水的深浅,宽窄、流速过急,严格避免渡河,以防止被山洪冲走,此刻要特别注意防止山体滑坡、滚石、泥石流的伤害。
5、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、电线低垂或断折,要远离避险,不可触摸或接近,防止触电。
6、驻地区域要特别注意防止突发洪水,注意“滑坡识别”“泥石流沟的识别”。
7、野外工作区作业,作业前要首先观察地形条件,分析受流域暴雨、植被、坡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威胁,要预先设计防洪逃生路线。
8、野外作业在沟谷内活动时,一旦遭遇大雨、暴雨,要迅速转移到安全高地,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、停留。 留心周围环境,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、洪水咆哮等异常声音,发现泥石流袭来时,要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,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。
三、防雷电雷击伤害措施
1、野外驻地在雷雨天,要把收音机、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,尽量不要使用电话、电脑。
2、不要接触煤气管道、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。
3、雷雨天气时,要注意关好门窗,以防侧击雷和球状雷侵入。 雷电时,在室内受到雷击伤害的可能性较室外小得多,因此,雷雨时尽量不要外出。
4、在野外雷雨交加时,不要猛跑,如果感觉雷电就在附近,(双脚发麻、头发竖立)最好双脚并拢,双手抱膝,尽量降低身体重心,减少人体与地面接触面积,等待雷雨过去再走。
5、野外作业遭遇突发雷雨,可找干燥岩洞避雨。千万不能站到潮湿岩壁或大树下躲雨,不要靠近孤立的构筑物、电线杆、烟囱等高耸的物体。
6、突遇雷雨,手里的铁锹、地质锤、塔尺、RTK测杆或金属把柄的伞等不能高举,最好放在地下,严禁使用对讲机。
7、遇到高压线遭雷击落地时,要保持高度警觉,当心地面“跨步电压”的电击。逃离时的正确方法是:双脚并拢,跳着离开危险地带。
8、多人一起在野外作业时,应相互拉开几米距离,不要挤在一起,关闭手机、关闭各种仪器开关。
9、野外作业雷雨突发,正走在大路上、田野中无处避雨时,要注意做到:身体的位置越低越好;人体与地面距离越近越好;离铁路钢轨、高压电线越远越好。最好的应急措施是迅速蹲下。
四、名词解释
1、什么是强对流天气
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、雷雨大风、龙卷风、冰雹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,可分为龙卷风、冰雹、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种类。强对流天气来临时,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、风大雨急等特点。
2、滑坡的识别
地形地貌依据:当斜坡上发育有圈椅状、马蹄状地形或多级不正常的台坎,其形状与周围斜坡明显不协调;斜坡上部存在洼地,下部坡脚较两侧更多地伸入河床;两条沟谷的源头在斜坡上部转向并汇合;上述地貌现象说明,这些地段可能曾经发生过滑坡。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,裂缝在近期有加长、加宽现象;坡体上出现了开裂、倾斜;坡脚有泥土挤出、垮塌频繁;上述地貌现象可能是滑坡正在形成。
3、泥石流沟的识别
物源识别:泥石流的形成,必须有一定量的松散土、石参与。所以,沟谷两侧山体破碎、疏散物质数量较多,沟谷两边滑坡、垮塌现象明显,植被不发育,水土流失、坡面侵蚀作用强烈的沟谷,易发生泥石流。